熊大寻,熊大寻讲师,熊大寻联系方式,熊大寻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熊大寻:​深度剖析宗教旅游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和六大发展趋势!
2018-05-09 4304
对象
其他
目的
宗教与旅游的融合
内容


熊大寻旅游策划机构/文

现在一说搞宗教旅游,各个景点的基本路数都是依山建庙,或者将一些宗教人物形象放大好几倍建在山上,例如竖一尊大佛或者直接把五百罗汉也搬出来,老板自己看看也要沉醉在这浓厚的“宗教气息”里了。记住:没有创意就没有生意,没有震撼就只有遗憾!发展宗教旅游要超越历史文化,要超越宗教地位。笔者将从宗教旅游现存的五大问题和三类开发形式入手,浅谈未来宗教旅游策划开发的六大趋势和三大开发热点。


1、宗教旅游的五大问题和三类开发形式

第一、宗教与旅游融合问题

宗教的发展实际上就有如何对应时代趋势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争夺信众的问题。刚才我听了两个新的词,一个叫宗教生态,一个叫信教成本。我原来没想过这个事,也没听过这个词,我觉得这两个词有点意思,挺时兴的。实际上就把我们原来高高在上的这种宗教概念性的东西,现在落到地上,所以确实需要研究宗教生态这个问题。

目前总体来说佛教和旅游的关系,叫佛教旅游普遍化,几乎每一个寺院都在搞经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全国有多少没有统计,但是就我看下来,比较有规模的至少上千,像灵山这样的是顶级规模的。而且还不光是佛教,包括道教,我参加过一次会,全国156个道教名山要组建一个旅游联盟,开了这么一个会。道教名山就156个,要是非名山呢?就说明这确实是普遍化,或者说大一点叫宗教旅游的普遍化。实际上宗教资源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在市场上体现出来。这个事情总体来说不应该否认,是个好事。这比我们原来寺院也好,道观也好,比原来那种生态方式应该说丰富了,现在没有人挡着你说不能不收费,愿意不收就不收。像海城的大悲寺,很特殊的和尚,他们带了一个头,大家很赞赏。

因此,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宗教旅游的普遍化,但是本质上包含的是遗产传承的责任。所以如果只是讲宗教,甚至只是局限于佛教,我觉得这个窄了。说到底这是我们的遗产传承,不光是寺院的硬件建设,是遗产传承,这一套仪轨,这一套体系,都是遗产,这些遗产都需要传承,所以本质上是这么一个问题。

就这个问题而言,不是说寺院收门票就要反对。这样反对,严格的说也没有效果,搞出一堆和现实冲突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定落实不下来。最后又变成了两层皮,一层皮你说的很好,唱的很高,一层是在现实中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反而会造成信众的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说到本质上还是一条,如何实事求是。

我的看法,不必研究一刀切。将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一刀切,一刀切恰恰是过去的模式,而不是未来的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进行一些新的模式探索。基督教有教区制度,一个教区的人口养一个教堂和牧师。藏传佛教历史上是政教合一。我们古代的寺院有土地,相当于一个地主。这些都是模式,但是这些模式都不行了,寺院才需要创新。

第二、结构问题

如果我们把寺院作为一个机构来看,就有运营问题,就有运营结构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运营结构应该是多元化、复合型的,就是里面有商业化的,也有非商业化的。这样一个运营结构,可以说具有普适性。所以在这个运营结构里,选取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对我更合适,这应该是需要选择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至于说商业化的模式在里面占多大的比重,每个机构有每个机构的不同情况,情况不同,我们应该容许不同。就运营结构而言,有这么几个结构需要研究:

一是规模结构。宗教场所有的规模很大,有的规模很小,有的是中等的,不同的规模是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模式。我们不能老拿台湾说事,台湾大的就是那几家,那几家代表了台湾现在人间佛教生活禅,代表了顶级。但是台湾遍地小庙,这种小庙都是那种模式行吗?这就是一个结构问题。

二是结构配比。作为一个机构,商业性的部分、文化性的部分和公益性的部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配比?绝对没有公益性是绝不可能的。一个宗教场所,本身就有这么多信众来交功德钱,这是一个支撑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没有公益是绝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宗教机构,天然就有公益性。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比重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又能使本院的社会声誉最好,又能使本院的的生态环境最好,包括僧人生活条件能够改善,又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里面我们需要的就是在不同的结构之下应该研究几个不同的目标,如何来达到目标,如何形成结构的优化,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这个问题。

第三、门票问题

在结构的基础之上,我们来研究门票的问题。我的一个基本看法,区分对待,形成一个复合型的体系。比如说僧人到这儿来参拜,灵山是佛家圣境,僧人来参拜免费。比如说是居士,居士有皈依证,可以适度收费,因为一方面居士有参拜的动机,另外方面也有一些其他的动机,收费实际上是做了一把功德,不是为了挣钱,也是为了可持续。但是对于游客来说,该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因为对于游客来说,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文化性的产品,在游客的眼中,灵山是个景区,是景区不收费能行吗?只要有证件,这应该是可操作的,这样的话,就把类型分出来了。在现场的操作也简单,比如说僧人通道、居士通道、游客通道。就像我们现在区分团队通道和散客通道一样,无非就是设几个通道。

至于说在现代互联网条件下,利用互联网思维来研究新的运营模式,那是新的领域的探索。但是现在不能急着动,急着动未必是好事。而且灵山这么大的影响,如果上来就一刀切,一概取消门票,能产生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想出来,第一,灵山人挤爆了,使整个的宗教氛围几乎荡然无存;第二,搞任何宗教活动就开展不了,没法开展,到处都是人;第三,增加了无尽的负担;第四,维持不下去。我们把灵山作为一个宗教场所来看,首先研究的是宗教活动开展的问题,是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其次,我们作为一个景区来看,考虑的是如何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深度,如何提高旅游者的消费品质。这些目标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门票取消了,所有的目标都达不到。

第四、宗教旅游策划开发问题

要做好佛教旅游策划和宗教旅游开发,关键要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一)、不要指望烧香拜佛来赚钱。

投资商开发宗教旅游景区,大部分人都会指望烧香拜佛来赚大钱,他们通常的说法就是,你看某某山某某寺香火多旺,一年香火钱就上亿。也许这是事实,但与你没有关系,一个寺院的兴旺是几十年上百年才有的积累,并且是吸引了全国的游客才有的结果。千万不要跟自己的项目产生联想。

  因为,全国很多佛教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项目,你的历史文化积淀、高僧大德的数量和在佛教界的地位,根本不能与人家相提并论。不管你寺庙建多大,景区有多壮观都没用。因为,你的项目是按塑佛建寺的常规套路出牌,古人怎么搞宗教旅游,你也怎么搞。古人上千年前怎么搞,你今天也照着怎么搞。那你就花上百年等着你的项目变成古董、变成文物然后再来盈利吧。

  按常规套路出牌、按传统章法办事,最多的结果就是你的景区吸引周边四乡八镇的百姓来烧烧香,也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把旅游做成了郊游”。如果一个旅游景区做到只能吸引周边城市,哪怕是邻省城市的游客来旅游,那你基本上就没什么发展了;如果一个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只是省级或区域级,也就是只有周边几个省的人知道你,那你基本上只能是个三流景区。因为,你的游客都属于“郊游”的范畴。只有做到全国人都知道,全国人都来玩,这个景区才算成功,才能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所以,新开发的佛教旅游景区和旅游策划,千万不要指望烧香拜佛来赚钱,不管你寺庙建多少,建多大,你都只能赚到周边老百姓的小钱。山西几个煤老板转型开发旅游,就是这个套路,一座山上建十几座寺庙,有用吗?心理上有,现实是游客稀少,门可罗雀,因为你没招。你还在按古人的路数在搞。

  那么怎么办?只能做一件事,一定要有震撼性、世界级的创意奇观。我为九华湖进行旅游策划时,为其设计了“佛光塔”,佛光是偶然现象,但我们把它变成了必然现象!佛光人人想看,都听说过没看过,人人都必须来一趟!为天目湖创意设计了“天眼”项目,天眼人人听说过没看过,你想不想来,全国有没有?会不会轰动?这些都是必然!

(二)、不要指望建个大佛来赚人气。

很多老板都指望建设个大佛,一来给自己做功德,二来这个来打天下。这是创意吗?早就不是创意了。中国的大佛太多了!你见别地地方有大佛,所以你在本地建一个,一定有市场?我告诉你,这是不动脑筋的做法。第一,大佛超过二十米国家就不批了,你怎么建?第二,就算你有天大的能耐搞得定、批下来,你问一下中国还有多少游客没见过大佛?还会有几个人愿意来你这里看大佛?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个创意,中国每个搞旅游的老板只要拿到一座山,只要想到做佛教旅游最直接的想法都是干这个!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你能赚钱吗?最近江西一个老板请我们做旅游策划,他的思路是在山里搞五百罗汉,老板很兴奋,认为这是个前无古人的大创意。我们问他知道昆明西山的筇竹寺吗?他说不知道,我们告诉他:第一,在中国不少名寺都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多到数不清,这不是创意,没有创意就没生意!第二,全国五百罗汉里面以筇寺罗汉的艺术评价最高,被誉为"东方雕塑中的明珠"。但筇竹寺你都没听说过,而且游客少得可怜!请问你这五百罗汉会有多少人来看?

中国旅游发展早已到了高度竞争的年代,常规的思路和常规的做法不仅救不了命,反而是致命的!思路决定出路,常规思路一定是常规出路甚至是死路,超常规思路才是超常规出路才是活路!不管是佛教旅游景区还是其他类型的旅游景区,要想做也旅游策划和旅游景区开发,就听我的一句话:没有创意就没有生意!没有震撼就只有遗憾!

第五、模块化组合问题

从这儿延伸出来,佛教文化乐园也好,拈花湾也好,我们应该形成一个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模块化的组合,研究这样的一个问题。现代消费者,包括我们的信众,自主性非常强,自我的选择性也非常强。我们不妨把我们的产品形成若干模块,这种模块化的组合让客人自己来组合,你觉得这样最对应你,你就可以这样做,你觉得那样做更对应你,你就可以那样做。我们这么一个博大精深的佛学体系,这么一个内容丰富的灵山佛教文化乐园,包括拈花湾在内,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元素,这若干元素的软性的东西提供出来让客人自己组合,甚至在网上就组合了。我这次到灵山有三天,这三天自己怎么组合,可我们现在是配好的菜,定时上来,就这点东西你就吃吧,这显然不行。

总体而言,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未来的宗教也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宗教体系,信众也可能是多元化的信众。中国人在这方面并不严格,我可以一方面信佛教,一方面拜土地公公,该祭灶的时候我也祭灶,这和我信仰佛教并不冲突。中国人是可以把很多东西放在一个锅里煮,然后做出这么一锅混搭来,这是中国人的特点,所以我们也不必那么严格。只有多元化才有未来,只有信仰的普遍化才有中国的未来。

第六、宗教旅游的三类开发形式

在这些近年来最新开发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中,主要的开发形式有三类:第一类是全新开发,如无锡的灵山大佛景区、杭州东方文化园、番禺莲花山旅游区、广东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以及银川中华回乡文化园等等;第二类是在扩展开发,在原有宗教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建相关性的宗教景点,最著名的莫属山西的法门寺旅游景区,江苏南通狼山也在近期展开景区的扩展建设,建立新的宗教文化园区;第三类是创新开发,像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景区作为文保单位、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观光有余,休闲不足,游客只是看完就走,留不住人,缺乏一个可以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平台,也缺乏一些震撼性地标项目吸引游客在此过夜。多年来都停留在保护、继承和优化上,没有继承和优化,景区作为一个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不仅从定位上提升,还应该从产品上、营销上提升。

就目前来看,龙门石窟面临四个方面的机会和三方面的定位挑战:

一、机会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

现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将龙门石窟景区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名片,这是一次让龙门石窟景区从定位、产品、营销全面升级的机会,龙门石窟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措施有力,让龙门景区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

第二、现在各个石窟景点如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都还在卖艺术,没有进行升级,这对龙门石窟是一次机会,对所有石窟景区来讲都是一次机会,现阶段龙门石窟诉求停留在石刻艺术上,大大限制了龙门石窟的游客量,应该将诉求从石窟艺术升级为吉祥祈福方面,这是一次龙门石窟发展的重大机会。

第三、以前龙门石窟只是就石窟论石窟,没有深刻挖掘龙门石窟的内涵,我们现有的定位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仅限于龙门石窟的形式,没有挖掘它深刻的内涵,龙门是鱼跃龙门的地方,龙门石窟是皇室贵族发愿开窟祈福的地方。如果借此机会深刻挖掘它的内涵,将诉求从石刻艺术升级到鱼跃龙门、祈福等吉祥文化上,那龙门石窟就抢占了市场先机,在四大石窟的同质化竞争中抢得头筹。

第四、纵观全国,叫龙门的地名、景点有很多,但是没有一家将鱼跃龙门这一大家听说过没见过的景观打造出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鱼跃龙门是吉祥文化的象征,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和广阔的旅游市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鱼跃龙门震撼性地标景观打造出来,让龙门石窟真正成为鱼跃龙门吉祥文化的落脚点。

二、定位问题

中国另外三大石窟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大足石刻还一直在卖石刻艺术,都还在卖形式,这些石窟自古以来都是皇室贵族开窟祈愿、祈福的地方,是祈福吉祥文化的所在地,如果谁率先将诉求从石刻艺术升级到祈福吉祥文化上,给游客切身的好处,谁就将占领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如武当山——好运武当,泰山——登泰山

保平安,都把来我这里旅游能得到什么好处给到游客,都在进行升级。

中国现在每年上马五六百个景区,而且都是大投入、大创意、大手笔,如果我们还是仅限于继承而不是创新和发扬,还在就石窟论石窟,就石刻论石刻,那我们面临的竞争和威胁则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从定位、从产品、从营销上再不做大的突破,那我们面临的市场压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龙门石窟景区的核心诉求、卖点应该从石刻艺术这一形式升级到祈福吉祥这个内涵上。这样第一可以同同类型景区区别开来,率先抢占制高点,因为抓住人的眼球不如抓住人的心灵;第二也可以以新的定位打造震撼性的地标景观,根据我们原有的历史文化来做大创意、大创新,来做震撼性的地标景观,同其他大手笔大投入的产品进行强有力的竞争。

龙门石窟景区定位现存三大问题

第一、重形式轻内涵。龙门石窟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注重在石刻这一龙门石窟的形式上,而没有把龙门石窟的内涵凸显出来。龙门石窟的深刻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历代帝王都在此开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窟刻得都是佛,而且总共有十万余尊?因为这个地方是鱼跃龙门、百帝万佛、吉祥文化、祈福文化的所在地,历代帝王、皇亲贵族在这里开窟建佛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愿祈福,这才是龙门石窟深刻的内涵。

第二、重石窟轻龙门。景区的发展都在围绕着石窟石刻,停留在保护上,没有将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字解读给大众,这里之所以叫龙门,有史记载,隋炀帝登邙山望伊阙,此处为天然的龙门,遂在洛阳建都,此处为帝都的大门,所以叫龙门。加之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105位皇帝在此建都,可谓是真正的龙门。应该将鱼跃龙门这一吉祥文化打造出来,对游客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第三、重艺术轻市场。始终宣传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只吸引了对石刻艺术感兴趣的人,普通大众是体会不到石刻的魅力的,一定要上量,不然是形不成产业的,小众只会对石刻艺术感兴趣,龙门石窟应该挖掘大众需要的东西,还是应该从祈福文化、鱼跃龙门和百帝万佛这些能带给游客好处的方面出发,这个才是龙门石窟真正的内涵。

2013年10,笔者受河南省龙门管委会王书记之邀对龙门石窟景区进行整体的旅游策划和旅游策划时,创意策划了“鱼跃龙门处,百帝十万佛!”、“石刻是佛——时刻是福!”的旅游形象口号,依据是隋炀帝命名“龙门”,并正对龙门建都城洛阳,洛阳自古105个皇帝,龙门石窟共十万尊佛像。鱼跃龙门、人生质变、非帝即佛!从几十年如一日卖石刻艺术,转型到卖吉祥卖文化,从吸引少数人到吸引13亿!另外,我们还创意了震撼性奇观:56米高的水晶龙门,每年底举办“鱼跃龙门奖”,将当年从鱼变为龙的人物邀请来并颁奖,如莫言获诺贝尔、李宇春获超级女声冠军、王宝强等等草根变大腕的人物,由巨星成龙颁奖,获奖者通过双手抚摸水晶龙门,注入自己的能量,最后吸引大众来收费接能量。

这个震撼性、世界级的创意,把龙门从人们听说的东西变成看见的东西!这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并通过成功人士能量注入,把一个观光项目又变成了体验项目。这体现了笔者公司的一个理念“我们经手的项目,一定发现世界奇观!如果没有,就去创造!”。龙门石窟发现天然大睡佛!这也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的。




 

 

 

 

 

 

 

 

 

 

 

 








2、现阶段宗教旅游的六大发展趋势和三大开发热点

随着宗教旅游热的兴起,各地纷纷迎合市场需求,新建、扩建或提升各种类型的宗教旅游景区,并呈现出景观化、多样化、世俗化、度假化、科技化、产业化等发展趋势。

一、发展趋势

第一、景观化。宗教景区越来越注重标志性景观和吸引物的打造,纷纷建设最高最大的佛像与建筑,追求“最”成为开发热点。无锡灵山建有国内最大的青铜释迦牟尼像,法门寺建有世界最高的佛塔,三亚南山建成世界最高的海上观音像,广东西樵山建成世界第一观音坐像等等。

第二、多样化。产品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宗教观光旅游产品外,当前的宗教旅游又衍生出诸多新的产品类型,如宗教圣地朝觐、宗教场所历史文化参观、宗教文化学习体验、宗教圣地修心养性度假产品等。

第三、世俗化。为了迎合大众需求,宗教活动逐渐脱去了神秘的外衣,变得更加世俗化,旅游开发注重对宗教文化的活化,并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设计出游客可参与体验的多种活动和项目,如表演、餐饮、住宿、节庆、购物等。

第四、度假化。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增大,宗教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开发出宗教主题的温泉养生、素食养生、养生地产、养老公寓等多种旅游产品。

第五、科技化。光影立体成像、动态旋转、升降、3d光雕、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增加了宗教旅游的神秘性和震撼性。

第六、产业化。宗教旅游商品的开发、宗教创意文化产业、宗教休闲养生、宗教养老度假等产业不断兴起,延长了宗教旅游产业链条,增加了各项经济收益。

二、我国三大宗教旅游的开发热点

第一、佛教——禅修,成为最时尚的生活与旅行体验

随着都市人群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禅修之旅成为近几年在白领、企业家群中兴起的一个全新的度假方式。现代“禅修”,通过禅修仪式,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追求解脱、自在与幸福,受众越来越广泛,成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各领域的哲学文化。

各大佛教旅游景区、旅行社也纷纷推出适合不同年龄群和收入阶层的禅修产品与线路,老牌的如普陀山、洛伽山常年都有这样的禅修课程,诸如无锡的灵山精舍、普陀山雷迪森庄园等一些酒店也有专门的禅修套餐服务。但推出规模化的旅游产品,还是近几年的事。之前笔者对成都文殊院片区进行旅游策划和策划,文殊院是中国十大禅寺,位于成都城北,寺名为康熙所题。寺中有玄奘头骨一片为镇寺之宝。在项目考察后,我们将成都定位为“禅”文化休闲之都,打造中国都市第一禅林,

为何定位为“禅”?四方面的原因:

(一)文殊院是中国十大禅寺,寺院内更有一大景观让人感慨:上千个竹椅遍地排开,人声鼎沸,茶叶飘香,此地是成都最大的露天茶室所在。而香火与茶水共存,笔者把这个现象总结为“佛法无边,水火相容”。

(二)历经时代变迁,成都市中心2300年不变,城市之名也始终如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吹拉弹唱,活色生香,成都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和谐共处,文化与生活互为一体,以独特的平民文化悠悠哉哉、不偏不倚地走过了数千年。成都浑身散发的不是三星堆的神秘怪异,不是武侯祠的历史尘烟,不是杜甫草堂的词令风骚,不是全民打麻将的民俗民风,不是都江堰的彪柄史册,不是龙门阵的插诨打科,而是这一切的综合,是一种师法自然的‘禅’。”

(三)多少年来人们乐此不彼地为成都寻找自身的定位,但是往往是官方的意见能浮出水面,什么‘多彩之都,美食之都’等皆不得其法。听说最近又提出了个‘东方伊甸园’的说法,更是让人莫名其妙。其实成都的文化最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融合’的氛围,关于成都的定位大家都莫衷一是,但人人都认可的是成都是平民文化,这种平民的感觉就是一种介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生活,为什么人人到了成都都觉得这里的生活非常适合自己?就在于平民文化提供的这种不上不下的‘中’的感觉和‘和’的感觉,它是世俗与其他东西‘融合’而得到提升的结果。在这里宗教与世俗融合,文化与世俗融合,官宦与世俗融合,是一个其乐融融的乐土,最适合用一个‘禅’字来概括。”

(四)综观当今中国的城市旅游文化,雅有上海新天地,俗有南京夫子庙,佛教有杭州的灵隐寺,独缺禅文化、禅林景观这种国际性、世俗性、文化性融为一体的旅游项目。这一定位可谓把准了成都的脉络,将成都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融合得天衣无缝的特点,描述到极致,这与我们的定位可谓异曲同工。

盘点项目旅游资源,非“禅”所不能概括。

“禅”系列旅游产品策划:

(一)要清场。把日式禅院作为总的建筑风格,连成一片,使项目从形体上就具有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庭院中用上枯山水、松树、石灯、回廊和山门等建筑符号。在业态规划上,原来文殊院周边的丧葬用品等让人感觉不好的业态应搬出去另行安置。全面讲了那么多文化,现在又在这里提出要清场,也许你们会问这样的问题——在清完场之后呢,是否要建一个清清净净的佛门圣地?不,如果那样做就是在搞艺术而不是商业策划了。

(二)、聚集人气。在本项目的建筑的二楼全部设计成露天茶馆,将成都所有的茶馆搬过来,连成一片,变成一个壮观的城市茶城。同时为了避免业态过于单一,不足以支撑地价,将成都名特小吃全部整合进来。把成都川剧、变脸等地方戏曲一并整合进来。边喝茶、边吃小吃、边看变脸、边摆龙门阵。这种景象两公里外都能看见,一可以给外地游客一个集中体验成都休闲生活的地方,二可以为成都休闲文化举办个‘集体婚礼’,通过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排场,请世人公证成都!

文殊院项目规划分区

(一)、一层商铺,按动静分区,静区将佛医堂、斋菜堂、棋室、画院、诗社、插花社等规划出来,其中佛医堂、斋菜堂的设置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将文殊院的院墙拆掉,形成开放式禅院。利用原有的幽静环境,将佛医堂、斋菜堂设中寺中。同时,针对俗众开辟讲经堂,为俗众讲解佛法。并且专门为外籍人士建立一个小型教堂,既体现禅林海纳百川的特点,又提升项目国际化的意味。这肯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另外,棋室、画院、诗社、插花社等的经营,可采取专业书籍、音像制品、会员制、联谊会的多种形式来经营,以成都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持续发展不是问题。”

(二)、动区将成都特色工艺品、小吃店、剑道、柔道、击剑、法国电影、皇家礼仪培训、咖啡馆、酒巴、麦当劳、肯德基引进来。另外,鉴于成都古代发明过保龄球、高尔夫球和马球的历史,我提议将古代游戏提炼出来,变成一个可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古代游戏大汇萃,不仅限中国,也可以是世界的,名字可以叫做‘玩转地球,游戏古今’。同时还可以据此发展出一个‘世界游戏节’出来,通过专家座谈,确定在现行节假日中的某一天为‘世界游戏节’,到每年这一天,甚至可以请俄罗斯大马戏团、全球嘉年华等世界旅游产品进入。游戏人生,这是人性的一大需求,并且在中国还是空白,市场不可限量!”

(三)、同时,举行‘世界麻将大赛’,港澳台海外唐人街都有大把大把的追捧者,国际化没有问题。另外利用成都电子科技发达的特点和网络文化娱乐发展趋势,举办‘世界电子游戏现场大赛’,通过这些眼花缭乱、与时俱进的创新组合,运作好这台大戏,整合好其他项目,彻底释放地球人和成都的休闲能量,聚焦全世界的瞩目。并且刚好可以吻合‘乐土’的概念。”

整套玩法及运作手法,以‘中国都市第一禅林’这张名片,打起‘中国文化休闲第一旅’以及‘休闲之都’的大旗,强大的整合进青城山、峨眉山、乐山、九寨沟等旅游资源,形成众星拱月的局面,吸引世界会展经济在成都开花结果。加之,不逊色于广州媒体的成都媒体的烘托炒作,加大其全国传播效应。

第二、儒教——儒(国)学热的兴起,书院成为儒学旅游发展的载体

书院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国外甚至是中国各地都很少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学热的升温,书院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方式。

儒学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儒学从春秋时代的孔儒、汉唐宋明的后儒,发展到近代的新儒,再到现在的世儒、官孔和泛孔,内容更加多元,形式也更加丰富,而孔子学院的盛行、世界汉语的推广,则是儒学热、书院旅游热最直接的体现。

第三、道教——养生,最具中国特色的养生旅游方式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道教养生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养生思想和养生保健体系,堪称“中国式养生”的代表。

近些年,随着“老龄化”、“亚健康”、“城市病”等问题的出现,健康养生、回归自然的需求日益增大,养生旅游逐渐盛行。我国著名的道教旅游胜地纷纷打出道教养生的品牌,如青城山定位为“中国式养生基地”,推出“养生、养身、养心、养神”的理念,以及独具特色的“一日道”、“两日道”、“三日道”和“七日道”养生度假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并设有膳食养生、武术养生、温泉养生、医药养生、主题养生馆等体验项目。武当山与太极湖联合开发,推出著名的“吃住行动静教”养生功,并对应设有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行为养生、养生动功、养生静功、养生典籍、养生培训班等体验项目。江西龙虎山以“千年天师洞、仙境龙虎山”为品牌,在国内首次打出“道家五行养生”理念,打造国内首家五行保健养生基地,并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开发出健康绿色的旅游产品,道教养生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