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逊,钱逊讲师,钱逊联系方式,钱逊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钱逊:钱逊: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2017-06-01 1825

 一直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这样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一些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有哪些呢?

  1、责任

  西方把人看作单个的个体,因此其价值观强调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生活于群体之中,因而强调责任。这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别。

  在实际生活中,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角色责任。

  如,在家中,要尽子女、丈夫、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责任。进入社会,处不同岗位,有不同职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是讲士。士应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

  再具体说,史官的责任是忠实记载史实,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培养学生成长等等。即使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人,古代许多商家也不以赢利为唯一的、最高的目标,而是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以商业活动为造福社会的手段。

  不同职业的角色责任也为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所要求,但传统的角色责任又不仅限于职业道德。

  对于中国人来说,尽人生之责,是做人的本分,是生命意义之所在。背弃人生的责任,即不配做人;责任甚至重于生命。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庄公,太史记下"崔杼弑其君",被崔杼所杀。太史的两个弟弟接着照实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又写,崔杼终于不敢再杀。邻国有一史官闻讯,带着竹简赶往齐国,准备接着写。听说已经如实记载下来,才返回本国。汶川地震,老师们为尽教师职责,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视死如归。这与上述史官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国人责任重于生命的价值观。

  对人生责任的自觉担当,集中地表现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都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的核心。以天下为己任不是抽象的,它通过具体的实际的责任而落实、体现。忠于职守,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具体行为。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基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而自觉担当的责任,是中国人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这样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随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取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2、理想(志气)

  重志气是中国的一大传统。自古以来,无论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还是商贾农工,白丁之家,对子女的家教,无不以立志、有志气为先。

  志气,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志于道,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志于道就是"居仁由义",就是要追求道义而不贪利禄,立志作好人而不是一意求富贵。

  现代人谈理想,多数有两种情况。一是要赚大钱,作大官,改善物质境遇;一是证明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志于道"超越了所有这些,是一种更高的人生追求境界--不是从个人的需求谈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追求普遍的做人之道,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人的基础上求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其二,讲理想、讲志气,也是说人要自强不息,力求上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

  志于道的方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一般人的追求;成圣成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是最高的境界和追求。

  3、忠恕

  忠恕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前一句是说恕,后一句是说忠。两句话意思是,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就帮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这两个方面,前者是对自己的约束,后者是对别人的责任。而共同的一个精神,叫做推己及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实行仁道,践行爱人精神的起点。

  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志愿者服务遍及所有角落,这是忠恕之道在今天的高度发扬和升华。

  4、知耻(良心)

  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信上帝,相信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为了不受上帝的谴责,就会约束自己。而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约束,所以做坏事无所顾忌,道德状况不好。其实,中国人虽不信上帝,对自己的行为也是有约束的。中国人不是靠上帝,而是靠知耻,靠羞耻心,靠良心。

  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忧羞耻心,从而自觉走上正道,是孔子为政治国的基本思想。他提出"行己有耻"应是做人的准则,人不可以无耻。"行己有耻",用民间的话说,就是要对得起良心。孟子也说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就走在正道上。而羞恶之心是义之端。有羞耻心,才知道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所以羞恶之心是走上正道的开端。

  5、气节(骨气)

  中国人重气节。要求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是中国传统很重要的一面,也是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道义高于生命,精神生命重于物质生命。这是儒家生死观的集中体现。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二是个人人格的完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此类论述表达了追求至上人格的思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绝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天祥感到无憾和欣慰,因为,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和个人人格的完成就此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自古以来,中国有无数气节之士。正如钱穆所说: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

  6、守礼(恭敬辞让)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钱穆:《湖上闲思录·礼与法》)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用礼来规范。中国人的全部生活,都是在礼的规范之下。

  礼是治国的纲纪,也是立身之本。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以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知耻,以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二者配合以维护社会秩序安定。

  礼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礼的功用,是和。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古代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厘清和维持这种区别、分别,以达到和的目标。爱和敬的感情是普遍的共通的,但它的表现又是有别的。

  受西方思想影响,现在我们许多人也爱讲平等。认为礼的规范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一概要不得。平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具体的。现代社会,人格上人与人平等,等级制下的贵贱尊卑关系、家长制、把子女看作私有财产等等,应该废除,这是对的。父子、师生、上下级都应成为朋友,也是对的。然而,父子、师生、上下级的关系毕竟各有不同,也不能等同于同学间的关系。父母把子女当朋友,与子女平等相处是好的,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有教育抚养和受教育受抚养的关系,如果子女把父母只看作和同学一样的朋友,就不会有对父母师长的敬爱和接受教育的自觉,那就有害了。只讲平等,不讲差别;没有礼的规范,不讲恭敬、礼让,不可能有社会和谐。

  礼的精神是恭敬、辞让。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礼是随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古代社会建立在个体农业基础之上。古代的礼,主要也只是局限于古代五伦的私人生活的领域,而缺乏公共生活领域的规范。建立现代的礼,在公共生活领域建立规范,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上六点,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特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也是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

  这六点又贯穿着两点基本精神:一是追求高尚,精神生命重于物质生命,义以为上;二是把个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把个人小生命溶入群体的大生命。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